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2009年VC/VE出口表现不俗 2010年形势严峻

发布者:鲁牧工商网发布时间: 2010-02-20 08:28:56 浏览次数:来源:生物谷 双马摘

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14.63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5.93%;出口金额超过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4%;出口平均价格14.15美元/公斤,同比上涨2.66%。
2009年,维生素类商品的出口都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VC和VE两大支柱产品的表现仍然值得称道。而2010年维生素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年度出口价格走势平稳
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走势较为平稳,基本围绕14美元/公斤的价位波动。从单月出口价格看,1~4月价格同比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市场需求下降的大环境下,维生素类产品单月出口价格同比走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等的影响,这些内在因素使得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价格没有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全年保持平稳。2009年5~8月出口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正好是奥运前期,当时维生素类产品价格呈非理性上涨。2009年9~12月,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主要市场出口不同程度萎缩
近年来,全球维生素市场需求处于稳定上升阶段,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自2005年以来,每年保持着5%以上的增速。
2009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到1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的产品出口到欧盟,27%出口到美国,8%出口到日本。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首次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其中对主营市场的出口数量下降了10%,出口数量降幅较大的市场是美国、荷兰、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2009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市场是韩国、印度、法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VC、VE出口值得称道
2009年,在出口维生素类产品中,VC和VE两大支柱产品表现仍然值得称道,二者共占维生素类产品出口额的65%;其他未混合的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占比16%;B族维生素占比14%;VA占比不到3%。
目前,全球VC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我国,国外仅剩DSM苏格兰厂一家。我国VC产品技术先进,规模大、质量好,国际市场对我国VC依存度较高。VC主要应用在制药、保健品、软饮料以及饲料添加等领域,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2009年VC出口虽然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等主营市场低迷,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出口价格相对坚挺,最终使全年出口总额保持了近几年来的连续增长。
同VC一样,VE产业集中度也较高、市场供需基本平衡。VE生产难度较大,合成反应步骤较多,涉及多个关键中间体的生产,资金投入大,行业准入壁垒较高。全球VE主要生产厂商有4家,国外主要是DSM及BASF,国内主要是浙江医药股份和浙江新合成。2009年一季度,VE出口数量仅为0.44万吨,同比锐减50%,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价格上涨过快,客户手中存量较多,来不及消化;二是年初正值VE出口淡季;三是市场需求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到了2009年4、5月份之后,随着去库存化进入尾声,养殖业逐步复苏,VE出口数量有了显著提高。同时,VE出口价格也开始结束单月环比下降的趋势,在6月份实现单月环比突破性上涨13%,并基本维持到年底。
今年维生素出口存在“内忧外患”
目前看来,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经济衰退造成的全球需求放缓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将使2010年我国出口行业继续笼罩在阴霾之下。在外围环境困扰的同时,国内新增产能以及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内忧外患”之下,2010年维生素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