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财富人生 >

精进自己的技能

发布者:鲁牧工商网发布时间: 2018-03-15 09:22:02 浏览次数:

1

所有学习都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以钢琴练习为例,在练习了大概两三年之后,我发现一个神奇的改变:

在开始的时候,琴谱上都是我用铅笔标的1-7个数字,用来表示不同的音符,因为五线谱实在太难认了,想象你要一根根数着音符在什么位置,从而确定它是什么音,再在琴键上弹出来。

不仅如此,对于新手来说,还有一个难点在于,一首曲子往往需要左右手同时弹奏不同旋律,这就相当于让一个人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一样,所以最开始老师让先弹奏右手,再弹奏左手,最后再两只手一起弹,突然在某一天,我发现自己只要看一眼五线谱,左右手就能同时弹奏,而不再需要一个一个认谱、双手各自练习再配合的过程了。

我把这个过程称为“自动化”过程,任何一个学习都是自动化的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艰难万分,错漏百出,然而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就会发生神奇的质变,它会变成一样不假思索、毫不费力的事情。

想想你经历过的任意一样学习:

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外留学的人在经过某个临界点以后,会觉得英语和母语一样,想说什么话就脱口而出,早已不用纠结于语法、单词这类的事;

对于的士司机来说,当乘客上车说一个地名,甚至记不清地名只知道某个建筑物时,司机就能从脑海中自动调取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如果赶时间,司机甚至能够考虑到红绿灯的数量,优先选择用时最短的路径;

国际象棋大师在对弈时,往往会在脑海中移动棋子,预演之后出现的几步甚至十几步可能出现的棋局,并在大脑中自动搜索不同局面应对的不同招式;

寿司之神去鱼市的时候看一眼摸一摸就知道哪些鱼新鲜哪些鱼不新鲜,知道章鱼要搓揉多少分钟,酱料需要加点什么才对味......

而这个自动化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什么是心理表征呢?心理表征就是你对一个技能、知识的系统化认知的过程。

举个例来说,当你第一次听到“狗”这个生物时,你对它一无所知,有人说它“会叫,会咬人”,有人说“它有不同种类”、“有四个脚”......于是你不停更新积累对这个生物的认知,开始建立自己的心理表征,到了后来,只要随便在街上看到一只狗,你就能知道它是什么种类的狗,这种狗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不管是哪个领域的大师,都在该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表征,将技能自动化。

心里表征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你的技能越好,就越能够建立自己的心理表征,一旦你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表征,也就越能够精进自己的技能。

2

天才不是注定的,而是后天刻意练习

记得小时候在钢琴老师面前哼唱旋律,母亲在一旁听了说了一句:“五音不全,你不是唱歌的料”,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再开口唱歌,它成了我一个缺陷,谁让我当众唱歌就像是让我袜子上破了个洞的脚拿出来一样难堪。

我一直以为不会唱歌和班里长了六指的同学一样,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事实,后来才发现,其实我并不是五音不全,声音虽然有点沙哑,但是也算有点特色,如果小时候经过恰当的训练,说不定也能够唱出打动人心的歌曲。这件事之后,我一直警惕先天决定论,将任何事情简单归因于某个人本来就很擅长这种事,我就是不适合做这种事......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的事真的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伸手就知有没有,然而即便是莫扎特也不能将它的成就归因于天才、基因。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其实也是一位音乐家,而莫扎特还有一位姐姐娜奈尔,她同样也被称为天才音乐家,在她很小的时候,列奥波尔就开始对她在音乐上进行刻意训练,而在莫扎特出生后,列奥波尔因为之前对女儿的训练得到的反馈的基础上,得以改进训练方式和方法,因此莫扎特由于练习时间早,并且能够接受身为音乐家的父亲改进的刻意训练之下,在别人眼中,成为异于同龄人的“天才音乐家”。

就连喜剧演员也不是先天就自带笑点的,之前看到报道说周星驰私下里其实和电影里完全不一样,他其实很严肃,对待工作的要求也很高,因为喜剧不是他天生的,而是刻意训练的结果:什么时候给人反转的效果、哪一种情况用夸张的表情、怎么和对手配合抖包袱等,也许都是一次次从表演中总结、改进的结果。

《刻意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喜剧演员们大多数经常花时间在单口相声俱乐部里练习,在这里,他们有机会试演自己的节目,而且观众的反应会给予他们即时的反馈,他们可以知道这个段子到底好不好笑,哪个包袱观众反应一半就可以删掉或者改进,不停打磨自己的作品。

盲目练习是最懒惰的勤奋,

自我设限才是精进路上最大的障碍,

也许真的有天才,但是那不是你成为不了高手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