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牧工商报

当前位置: 首页 鲁牧工商报 > 鲁牧工商报第26期 >

让他三尺又何妨

发布者:鲁牧工商网发布时间: 2010-03-05 10:49:25 浏览次数:来源:李倩

近日看济南交通新闻:大清早上班时间,小俩口骑摩托车在辅道逆行,与一位骑自行车的中年男子相撞。摩托车前灯撞坏了,中年男子的膝盖上蹭破了皮,有一元硬币大小的那么一小块地方。双方争执不休,请来交警协调仲裁。中年男子:“我要求去医院拍片子。”小俩口不同意:“责任在我们,但你伤得不严重---“交警劝解:“(中年男子)你只是蹭破点皮,又没有出血,有必要拍片子吗?”由于小俩口没有路权,负全部责任,在中年男子的一再坚持下,交警安排他们登记后到交通事故部门处理善后事宜。本是小事,双方态度真诚一点,计较少一点,也不会误事又生气,闹得两败俱伤。
一日某迎亲车队行驶过门口,“噼噼啪啪”放了一串鞭炮庆贺。打扫街道卫生的大妈看着满地碎屑,立刻挡在车队前面,不准他们开动(因为他们弄脏了地面,她还要再重新打扫一遍)。本是结婚迎亲的喜事,遇到这样不通情达理的人,徒增几许烦恼;本是分内的工作,两条帚就打扫干净了,还要给喜事添堵,双方都生气伤身,何苦来?
相传,清代安徽桐城曾有位在京当礼部尚书的张英,有一天接到一封“十万火急”的家书。信中说,邻居盖屋时砌的山墙占了他家一尺地,家人不服想借助张英的地位官阶的势力维护被侵占的地基让他赶快回来处理。这位前贤大笔一挥,回信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劝导家人:忍让为上。家里人接信后顿时醒悟,主动让地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地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一条宽宽的“六尺巷”,从此两家不争不吵,和好如初。后来,这条“六尺巷”就成了互谅互让之美德的象征。
古人尚且不拘小节,从容大度,我们难道还不如古人?让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着去宽厚待人,不轻易地指责,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欣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